屈姑文化研究院助力端午文化
瀏覽量
【摘要】:
又到一年端午時,作為文化部認定的唯一全國性端午節文化節慶活動-“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詩艾粽香醉中華。2016年6月8日上午,由國家文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16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開幕式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嘉賓、屈氏后裔和當地民眾一起,聚集長江邊緬懷屈原。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吉狄馬加,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書記黃楚平,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梁偉年,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副省長郭生練,文化部非遺司副司長王晨陽,國務院三峽辦經合司副司長趙曉明,韓國寧越郡郡守樸善圭,以及湖南、河南、安徽、江西、江蘇、貴州、北京等省市的領導和嘉賓出席開幕式。



來自全國的著名詩人、朗誦藝術家、表演藝術家,臺灣社會各界知名人士代表,湖南汨羅、湖北黃石、江蘇蘇州、浙江嘉興等端午“非遺”城市的代表,省直相關單位負責人,武漢市、黃岡市、荊門市、恩施州相關負責人,宜昌市委副書記、市長馬旭明等市領導參加開幕式。
上午9時許,開幕式正式開始,郭生練主持開幕式。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黃楚平致辭:受省委書記李鴻忠、省長王國生的委托,黃楚平代表湖北省委省政府、宜昌市委市政府對前來參加活動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對遠道而來的海峽兩岸屈氏宗親、韓國客人等朋友們表示歡迎。他說,詩詞是中國的國粹,屈原是中國詩詞的詩祖。生于宜昌、長于宜昌的屈原,以其烈火燎原的激情、雄偉瑰麗的想象、神采飛揚的才思,表達了對理想的追求、對家國的熱愛、對信念的忠貞。千百年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精神,如同奔騰不息的萬里長江,滋養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浸潤了絢麗多姿的中國詩歌、哺育了英勇頑強的華夏兒女。每逢端午佳節,賽龍舟、包粽子、縫香包、辦詩會,已經成為屈原故里千年不斷的盛會,成為中華大地一道獨特的風景,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文化符號。
“中國端午,是大家的端午;詩意宜昌,是世界的宜昌。”黃楚平說,不忘本源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更好創新。湖北和宜昌歷來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發展,充分挖掘利用文化資源,積極推進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努力實現經濟、社會、文化協調包容發展。在屈原求索精神的鼓舞指引下,湖北和宜昌正在加快振興崛起。他表示,相信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一定會一次更比一次好,一定會成為具有屈鄉特色、全國典范、世界影響的文化品牌,一定會成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盛會、增進民族認同的紐帶、加強海內外交流的平臺。

國家文化部非遺司副司長王晨陽對“2016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的開幕表示祝賀。他說,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的傳說中最為深入人心。在千百年的歷史進程中,端午節逐漸成為了多個民族的共同節日,成為歷史發展的見證,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文明記憶和寶貴財富,也成為連結民族情感和維系國家統一的紐帶。正是這項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具有認同感和歷史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了文化的多樣性,也推動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他說,本次文化節以“中國端午、詩意宜昌”為主題,安排了祭屈原、誦詩歌、賽龍舟等一系列民間端午活動,內容豐富,特色鮮明,極富文化魅力。希望通過文化節,讓端午活動在更多的鄉鎮、更多的社區開展起來,讓更多的民眾參與進來,為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韓國樸善圭代表江原道寧越郡民眾向大家致以節日的問候。他說,端午節是中國古老而重要的節日,無論在中國還是在韓國,“端午節”所體現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力量,已像血液一樣溶進了我們的身體,生生不息,萬古流長。寧越郡與秭歸縣已締結為友好城市,這既是兩地的緣分,也是中韓兩國友誼的橋梁和平臺,希望雙方共同促進兩地合作發展。

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梁偉年宣布2016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開幕

宜昌市副市長王應華恭讀《祭屈原文》

中國作辦副主席、著名詩人吉狄馬加激情誦讀獻給屈原的新作《誰也不能高過你的頭顱》

臺灣著名詩人蕭蕭朗誦《詩的原鄉》向屈原致敬

縣委書記盧輝敬獻花圈

臺灣藝人表演《電音三太子》





演唱”我哥回“,表達屈姑對哥哥屈原的思念


整個開幕式領導席的粽子全由我們屈姑”我哥回“贊助
國家文化部非遺司副司長王晨陽、湖北省文化廳副廳長李耀華、湖北省旅游委副巡視員劉晗等國家省市文化旅游部門領導也來到了開幕式現場,參加端午祭,考察秭歸非遺工作,開幕結束后,王晨陽一行來到屈姑文化研究院。









屈姑的人格魅力與社會主義核心
下一篇: